- “哪吒”票房逆天,衍生品为何销量不佳
- 哪吒在香港票房是多少
- 《哪吒》票房破46亿,光线传媒有救了吗
- 我是哪吒2票房
- 三大影帝vs哪吒,结局出人意料?《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火爆,首日票房破亿,对此你怎么看
- 《哪吒之魔童降世》与《战狼2》究竟有多大差距?最后票房能战胜《战狼2》吗
- 哪吒重生票房统计排行
“哪吒”票房逆天,衍生品为何销量不佳
《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火爆,成为国内票房冠军只是时间问题。但其衍生品销量不佳,主要因电影制作方光线传媒,没有预料到电影能如此惹人喜爱,所以没有作预案。给我们展现的衍生品影院内看不到,销量不佳。哪吒影 片成功所带来的衍生品没有策划,设计和制造,推销渠道严重滞后。
这不影响此片商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只能说衍生品是个补充,影片放行方制作高质量有内涵的影片才是根本,没有影片的精良制作,获得观众和影迷的认可,票房收入惨淡,衍生品更无从谈起。衍生品只能算锦上添花,对影片商业完整和后继开发的有益补充。
中国电影出一个爆款不容易,电影公司实力还不够强大。光线传媒之前有衍生品开发部,有专门人负责策划,运营,推销。可因为电影行业不景气,听说被裁了。光线传媒也曾经十年磨一剑,在衍生品开发上颇有心得,《大鱼海棠》两周销售达5000万元,电影《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开发的衍生品带来3亿多元的成绩。这些经验都让电影制作方尝到甜头。其衍生品的商业模式,设计,委托生产,授权代理,都有成功的运作经验。
哪吒影片能逆袭,电影制作方没有预料到如此受影迷欢迎,没有提前做好准备衍生品的工作。哪吒作为动漫影片的成功代表,“我命由我定不由天”的霸气侧漏,不甘屈服人们对他的偏见,抗争精神,追求个性自由精神是我们最喜欢的。其衍生品到底在市场表现如何,让我们去看下。
哪吒衍生品商业运作,主要商家衍生品授权开发经营、众筹、线下画展三种。品类主要玩具,手机壳,帖纸、文化衫、抱枕,鼠标,锁扣,公仔,摆件,手办等等。
其中大部分产品在网络授权商店里均有售。这是衍生品的经营主渠道。也有交给专门销售公司让其代理线下实体店的推广销售。这是大家熟悉的推广渠道。
“哪吒”真的逆天了?
截止到9月10日,哪吒票房已到48亿多,可以说是逆天了,这个票房简直也是一个奇迹了,截止目前,影片累积观影人次高达1.34亿,位居2019全球单市场单片人次冠军。
猫眼评分9.7,在近700万观众评价基础上,位列双平台动画电影评分第一,成为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影院必看”系列。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共青团中央、中纪委、新华社等一线权威媒体,纷纷对其力表认可,称赞影片为“国漫之光”。这故事逆天,啥子是逆天嘞?
1.盗版横行
大量的盗版衍生品不仅抢占了市场,其质量也参差不齐,拉低了衍生品水准,给观众造成了一种廉价品的错觉。
2.没有提前做好发行准备
在“哪吒”上映一两个月后才开始准备发行衍生品,热度已经过了顶峰,虽然票房是很高,但观众对“哪吒”的喜欢仍然停留在电影的印象上面,对于衍生品自然是关注不多。
3.没有形成完整的衍生品开发环境
现在官方的衍生品,大多只是人物模型,少了多元化的开发,例如家具,文具,服饰,美妆等领域,并没有过多的涉及,种类太过单一,留给观众选择的余地不多。
4.价格
对于我自己而言,实在是囊中羞涩啊。。。。
哪吒在香港票房是多少
今年暑期档简直能改名“《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简称《哪吒》)档”了。该片自7月26日公映以来,截至昨日已连续24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在上映的第22天,《哪吒》票房突破40亿元,成为内地影市第4部票房超过40亿元的电影,前三部分别是《战狼2》《流浪地球》和《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下简称《复联4》)。
《哪吒》票房破46亿,光线传媒有救了吗
(1)光線傳媒
光線傳媒是A股電影製作、發行的龍頭企業之一,覆蓋影視劇、動漫等領域。在2019年下半年,光線傳媒將參與出品《銀河補習班》、《保持沉默》等優質作品,有望大幅提振全年業績。同時,光線傳媒的影視劇投拍能力穩健,項目儲備豐富。
作為《哪吒》的發行方、出品方,光線傳媒這次將賺得盆滿缽滿。按照光線傳媒之前披露的公告測算,票房已經突破46億元的《哪吒》,有望給光線傳媒帶來超過10億元的票房分成。
《哪吒》的票房大卖应该对出品方光线传媒的业绩提升有一定帮助,如果光线传媒后续能很好利用哪吒这个IP深度挖掘衍生产品,那么哪吒带来的效益会更大。
但是,作为一家业务综合的大型传媒企业,不可能只依靠一部电影来拯救,之后持续有高品质、高票房的作品才是取胜之道。
光线传媒这几年的投资策略逐步再往动画行业转移吧?我觉得这是公司整个运营战略方向的改变。哪吒这一部电影的成功说明了光线这次的方向和棋子都走对了。但能说一部电影就救了一家公司嘛?..这个有点牵强。顶多能够说明这部电影这家公司狠狠的捞了一笔。能说明未来不亏钱不,我认为不能。要看一家公司是否能可持续发展。还是要从整个公司的战略管理层,执行层和对危机意识的把控能力看起。这点我对光线传媒的内部运营不了解,也不能解答。
不过还是那句话,哪吒让光线大赚一笔,起码短期内对公司是个强心针,走好了第一步。
光线传媒这两年业绩下滑的比较多。2018年光线传媒因“退票门”和“宣发门”等多次陷入舆论风波。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4.92亿元,同比下降19.09%,主要原因是新丽传媒的股权产生22亿元投资收益,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73亿元,同比增长68.47%,导致扣非净利润亏损2.85亿元,同比下降161.83%。
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就靠一部影片救市,很难有发展空间,必须要都推出更好更多更优秀更卖座的影片,这样的公司才值得长期看好,长期投资,还有储备更多的影视资源 有衍生空间的IP,公司发展空间更大,比如奈飞 迪士尼等等
《哪吒》的成功,不代表光线传媒的成功。一部成功的片子已经将光线传媒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明智的企业负责人会借力打力,就此狠批自己,狠狠扒一扒自己存在的不足,去反思:为什么只有《哪吒》能一炮而红?这个是一个企业负责人该思考的!连这点头脑都懒得动,该怎么说他是一个负责人的人?一个企业负责人,首先要对自己的员工负责任,你的一部《哪吒》收获颇丰,很多有关联的人肯定就此开始平步青云了,腰包也比以前鼓三倍。但是此时庆功为时尚早!!借力打力,只有借此大捷,继续发力,找不足,狠纠过去的错误,牢牢去抓成功的经验,才能走的更稳,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毕竟成功的经验全部有迹可循,就是很多人蓦然回首才发现:成功原来如此简单。好多人发现成功的奥秘时,是痛恨终生的,毕竟太多人都是廉颇老矣,壮士暮年才幡然醒悟。错过了好时光,没有了好经历,奥秘在手,也绝无去实施的可能了。人活一世,就是这么的让你无奈,这就是造物弄人吧!光线传媒:希望你顶着《哪吒》的光环,奋起直拼,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加油(ง •̀_•́)ง别人越是质疑,你就越要闹出大动静,让别人从此刮目相看!!!
我是哪吒2票房
票房是为1048.6万元的。我是哪吒2之英雄归来讲述的是东海龙王在得知三太子被哪吒打败后羞恼成怒,发誓要替儿子报仇,碍于太乙真人的关系又不敢违背天庭的律令再次侵犯陈塘关。
三大影帝vs哪吒,结局出人意料?《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火爆,首日票房破亿,对此你怎么看
《使徒行者2》是典型的港片,更侧重于兄弟情深。如果说《无间道》系列是香港电影人在逆境中的一次勃发,那《使徒行者》就是香港电视人在新形势下的突破,二者在立意上也有血缘上的联系——“卧底与反卧底”的交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是敌人,谁是兄弟的悬疑,直到最后一刻才揭晓。
感谢邀请回答,这里说点我自己对《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看法,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教。
首先:两部电影各有所长
中国动画电影在沉浸多年后,爆发出这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并在大众熟悉的哪吒身世和家庭背景上,重新获取新的故事情节,让人耳目一新,并获取票房口碑双丰收。
而中国香港电影,在3年前的《追龙》和《使徒行者》后,就一直没有特别优秀的作品问世,直到今年两部作品纷纷推出第2部,而随着《追龙2》的扑街,《使徒行者2》就变成了影迷追捧的对象,故此上映当日票房破亿。
其次:影帝比动画更自带流量
《哪吒之魔童降世》不论剧情多么跌宕起伏,不论动画特效多么逼真,但它毕竟是一部动画电影,这就会让它失去一部分观影者,因为却是有一部分人,是不喜欢去影院看动画片的。
而《使徒行者2》却不同,因为在这部电影里,云集三位影帝,这三个人的本身天生就有着票房号召力,再加上《使徒行者1》的口碑炸裂,很多人都想知道后续又有什么故事发生,因此,受到追捧。
优秀的演员带来的作品也一定不差,但是真人和动漫区别于,真人更加注重演技以及演员的人气、口碑,而动漫更多的在于团队制作,炫酷的特效,精美的人物以及好看的场景,总之好的作品大家都喜欢!支持国产影视作品的发展
《哪吒之魔童降世》与《战狼2》究竟有多大差距?最后票房能战胜《战狼2》吗
首先,谢谢邀请回答,今年动画,国产动画最火的就是此片儿,国产动画越来越好,越来越被国人认可,毕竟看动画的是小朋友,未成年人,而战狼不一样,他是国产励志片儿,得到了国内,海外侨胞的认可,甚至得到了大部分欧美市场的销量,所以,哪吒要想超越战狼很难,不过国产动画片开了个好头,至少得到了国人的认可,说实话我们国人是很挑剔的,所以不要气馁,还得继续努力,再接再厉
哪吒重生票房统计排行
《新神榜:哪吒重生》于2021年2月2号和3号点醒,2.6号正式上映,5.5号下映。期间总票房4.56423亿元,其中首日票房5133.6万元,首周票房1.3589亿元。上映前的预计票房是3.2亿-5.59亿元。最终总票房在预计票房期间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