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债利率倒挂是如何形成的?短中期倒挂与短长期倒挂,哪个风险更大
- 重磅!工商、建设等银行出现利率倒挂,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 利率倒挂意味着什么
- 存款利率倒挂,钱不能长期存银行了?我们怎么办
- 利率倒挂的深层次原因
- 长短利率倒挂是什么意思
- 再贴现利率倒挂是什么意思?解释得靠谱点不要贴很长的答案
- 银行存款利息倒挂有什么影响
美国债利率倒挂是如何形成的?短中期倒挂与短长期倒挂,哪个风险更大
目前美国国债的长短期收益率倒挂主要是由市场对于经济的悲观预期导致的;短中期倒挂与长中期倒挂本质上不存在哪个风险更大,但是短中期利率倒挂更能说明风险十分接近了。
第一,国债价格与收益率。
我们知道,一般国债购买的时候,有两项数字是确定的,第一是国债的票面价格,第二则是国债的利率。
我们打个比方,假如我买一年期国债,利率是4,那么我买100块的国债,票面价格是100,未来收益是104元。这样确定了我持有国债一头一尾的价格,这是固定的。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国债市场交易能够改变价格。怎么讲呢?国债作为有价证券,是可以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比如我的国债价值100,未来能够获得104块,那么我持有1个月后,有人花101元从我手里把债券买走,那对我来说显然是合算的。
因为我的资金获利回笼了,还有机会投资其他领域。
这样的话,国债的收益率就发生了变化。因为价格在市场中由于买卖升高了,票面价格成了101元,但是远期收益还是固定的,为104元。这样在国债市场,国债的价格上升,就导致了收益率的下降。因为我投资了101元,却只盈利3块钱,收益率显然低于4%。
第二,发生价格和收益率变化的原因。
我们可以用股市中的逻辑来理解国债市场:一方面,当很多人购买国债,愿意出高价时,那么国债的价格上升,收益率自然下降;而当大家都不愿意购买国债时,国债的价格下降,收益率上升。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大家会去购买国债呢?
用土白话来解释:
假设投资人是个聪明人(理性人假设),如果面前放着1年期国债,5年期国债和10年期国债,他乐意用多少利率来购买这些国债呢?当然是10年期国债利率最高,1年期利率最低。因为钱有时间价值,如果你发行永续债,那就是时间无限长不还的债,利率一定是各种期限里面最高的,不然谁来免费让你占用资金?这个应该好理解。
于是聪明人前面放着三种国债产品,1年、5年、10年举例利率分别为1%、2%、3%,面值都是1000元一张吧。这是打比方。这个时候一切都是正常的。
然后呢?聪明人发现未来可能要有经济危机,大家就在那里猜,有人说3年以后金融危机,有人说5年金融危机。但是大多数人觉得大约危机就在3-5年之间。金融危机就是股市下跌,投资人会从股票市场跑出来,跑出来干嘛?对于很多机构,股票不好,那么公司债也不会好,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躲进国债。
那么上面三种国债,他们会涌入哪一种国债呢?
如果危机是3-5年内,如果他们买1年期1%的国债。这个国债1一年后就到期了,危机却还没有到来。这怎么办?你再买国债?也许1年后为了防止即将到来的危机,美联储又调低了利率。你新买的国债有可能利率只有0.5%。这不是亏大了。
如果你买五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确比较合理,如果3年后经济危机爆发,大家一下子涌入了国债,这个时候,国债就涨价了,比如从1000可能涨到了1050,聪明人得到了这个五年期国债3年的利息2%每年,那么是60,再加上涨价差价50,赚了110,三年是不是11%的收益,如果加上杠杆呢?可能更大。
如果你买10年期国债。道理类似。
好了。为什么国债利率会出现倒挂?也就是说,短期的利率已经没有借鉴意义,因为所有人都预计未来美联储会因为经济降低利率。也就是说,道理就是以后买不到这么高利率的国债了。那么大家抢着提前买。买的人多了,债券的价格上升,收益率下降。如果预期危机是在3-5年内,那么3年以下期限的国债就没人喜欢。因为你国债到期的时候,刚好遇到危机没股票买。所以大家抢购的是5年以上的。
如今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如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清楚什么是“美国债利率倒挂”?一般情况下,短债利息低,长债利息高,短期利率在通常情况下是低于长期利率的。要是反过来了,我们就把这种异象叫作“利率倒挂”。
促成美债利率出现倒挂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美国经济的数据开始出现分化,总的来说就是消费数据强劲但投资数据疲软,消费数据中非耐用品消费相对强劲但耐用品消费相对疲软,无论是投资还是耐用品,都代表着未来的预期。
二,贸易争端下净出口的拖累和负向预期冲击,虽然现在的经济运行保持良好,但未来发生衰退的概率变得越来越高。对全球经济心存焦虑,悲观情绪累积。
三,为了防止经济出现衰退,美联储后期可能持续实施降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
相比之下,短长期倒挂比短中期倒挂更危险,因为这将预示着美国的经济将会长期处于衰退之中。
重磅!工商、建设等银行出现利率倒挂,透露了哪些重要信息
透露的主要信息是,人们对前途充满担忧。
因为不知道前途如何,都不敢消费了,钱要留着应急。社会生产发展不起来,比如农业,水利失修,耕地抛荒,农民进城上楼,农业生产人口下降。如果发生饥荒,吃什么,只好多存点钱了,防止以后买不起粮食饿死。
存钱的多,贷款办事业的人少,为了刺激人们用钱,只能降低利率。但要发展生产,让大家能够有钱赚,就要让大家有信心办实业。要办好实业,就要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这容易吗?
所以银行利率倒挂,反映的不是经济问题,是管理问题。
竭泽而渔的后果。绝对多数的企业在给银行打工,企业的被榨取得没有利润,没能在过去黄金二十年升级换代,增加了我们迈过中等收入国家的难度。
说句实话话,中国经济还是需要民营企业托起,国企只是起到功能性作用(比如医疗、教育、养老…),各负其责吧!
个人观点!
什么是利率倒挂?
就是期限长的存款,利率比期限短的还低。
下面仅仅是个人的看法。政府鼓励大家进行各种消费,享受幸福人生。如:个人资产买房、买车,购买一些保险、旅游,包括教育投资等等。
中国人一项勤俭持家不浪费,近几年因疫情更是不敢浪费,就退休职工来讲:从2005年开始,就一直在上涨退休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待遇,直到今年,养老金早已迎来“18连涨”。像个人因为疫情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消费,首先有三年什么地方都没有去旅游,口袋子与绝大多数人退休人员一样只进不出。
“根据央行7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6月,我国境内住户存款增加10.33万亿元,而2021年底我国居民存款总额达到了103.46万亿人民币,以此计算,截止2022年6月末,我国境内的居民存款总额达到了113.79万亿,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境内居民人均存款达到了8.07万元,历史上首次突破了8万元,如果以一家四口计算,则家庭平均存款32万元。”
题主首先要明确,您说的利率倒挂具体指什么?是存贷款利率倒挂?还是长短期利率倒挂?
存贷款利率倒挂的现象一般不会发生,因为目前商业银行主要还是依靠存贷息差盈利。这几年,银行存款和贷款利率都在降,贷款利率下降幅度更大,但并没有出现普遍的存贷款利率倒挂的现象。简而言之,银行还是挣钱的,只不过净息差可能比以前低了。当然,不排除个别银行在个别时点,由于存款考核压力特别大,也会偶尔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的现象。这个时候就产生了诸如存单质押开立银行承兑汇票这样的套利机会。
长短期存款利率倒挂的现象倒是时有发生。通常情况下,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但是,当普遍预期后市会降息的时候,长期利率反而会低于短期利率。比如,目前很多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低于三年期存款利率。
我是@虎牌大鱼头,您对我的回答满意么?您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作揖]
不太懂经济,但有个现象我觉得挺值得思考的,我们国家的几大银行每年都转很多很多钱,这些盈利用来干什么了?分给谁了?国家本来想让这笔资金在社会上流通的线更长些辐射面更大一些,能养活更多的人,结果银行直接来投资理财了。省了很多中间商。瞎想的不一定对。
利率倒挂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来看书面的解释,这个对利率倒挂的定义比较精准。利率,代表什么?它代表的是资金的成本。
下面来看专业解释:利率倒挂(也称收益率曲线倒挂Inverted Yield Curve)是指利率期限结构(yield curve or term structure)中出现长期利率水平低于中短期利率水平的现象。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在正常的市场中,由于人们偏好中短期流动性的资金,因此中短期利率水平会低于长期利率水平。
比如,有人借你钱,一个借一年,另一个借10年,你觉得哪个利息应该高一些呢?时间长的,风险相对高,所以风险对价的利率也相对要高。这是正常的思维逻辑所能得出的答案。
但是,当经济出现问题,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变差的时候,对资金的需求变得强烈,那么中短期利率就会变得高企。因为历史上,美国出现的几次利率倒挂之后一年内,便爆发了经济危机,所以人们通常会把利率倒挂看成是经济危机的前兆。不过,2019年也发生了几次倒挂,但美股市场却接连创新高,也并没有发生所谓的危机。所以,人们总是在纷繁的事件里面去寻找关联性和因果联系。但事实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因果关联,因为经济运行的本身实在是太复杂了。
利率倒挂,简单来说就是长期利率收益低于中短期利率收益。一般来说,期限越长的利率,收益越高,而利率倒挂正好预期相反。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投资者不看好远期市场,抑制了投资热情,宁可追逐中短期投资,导致利率高于长期利率。
商人唯利是图,“无利不起早”,在正常情况下,利率倒挂是很少出现的。
一旦出现,说明经济形势动荡不安,安全的资产显得非常紧缺,投资需要特别谨慎,需要有充裕的现金流,最好现金为王。
最近比较典型利率倒挂,就是美国国债多次出现了3个月比10年期的收益率更高的现象。这表明金融市场非常强烈地不看好未来。
目前美国国债收益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2年期、3年期、5年期国债都跌破1%,而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则跌破了1.2%,这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暴跌,从侧面说明了市场都在抢购美国国债,因为买的人越多,收益率就越低。
特别是一些大的机构,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资产比例更高,就会抛售股票等资产而大量买入美国国债。
例如,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震荡,仅在2月28日这一周,全球股市一片血腥。美国道琼斯一周跌掉了12.36%,纳斯达克跌掉了10.54%,标普500指数跌掉了11.49%。
其中,2月27日(周四),道琼斯指数下跌1191点,跌幅4.4%,创下了历史最大单日跌幅,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即使是3月3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标准区间下调50个基准点,这是美联储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幅度降息,以此对抗新冠疫情的经济影响。
川普本想通过降息刺激股市,未曾想到,道琼斯指数不升反降,收盘下跌785.91点,至25917.41点,跌幅近3%,一度出现抛售。
川普再次表态,降息幅度不够,必须进一步降息。
利率倒挂就是利率期限结构中长期利率低于中短期利率的情况。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们预期长期经济疲软,央行会维持低利率政策,因此长期利率更低;而中短期危机局面中,资金紧张,流动性紧张,引发中短期利率上升,出现利率倒挂的情况。
再市场经济条件下,债券短期利率上升,表明投资者对于该国经济的长期走势态度悲观;长期利率下降,即投资者对于该国经济未来走势的不认可,投资者更倾向于自己投资资金的快进快出赚快钱,而不愿意进行长期投资。
利率倒挂一般指市场经济和金融付发达的美国。利率倒挂意味着:1、是美国经济衰退的预兆(非原因不,从美国历史数据看美国经济在10次利率倒挂就会出现9次经济衰退);2、美国会不遗余力地促使国际原油价格下跌,降低国内通货膨胀的几率。
近期,美欧长期债券利率都下行,就是对世界经济的反应。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很有必要先弄明白利率的构成要素。
利率的构成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分别是:纯利率、通货膨胀率、违约风险报酬率、流动性风险报酬率、期限风险报酬率。
在这些构成要素中,纯利率是确定的,一般等同于同期国债利率。通货膨胀率则是根据物价指数变动,而其他3项要素则很难找到固定的参考数值。但是,利率和它的5个构成要素的关系都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他们和利率都是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只要其他4项要素不变,任何一项要素的增长,都会导致利率的增大。
所谓期限风险报酬率是指投资者由于承担期限风险而要求得到的回报率。
有点拗口,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老王找老周借10万块钱,期限1个月,利息是1000块,年利率合12%,正好老周手上有点闲钱,也不急用,还能得1000块利息,感觉还挺划算。可刚借出去钱的第二天,老王就找到老周商量,能不能把那10万块借他一年,利息还是每个月1000块。
老周有点为难,短期内老周没有大的开支,可借1年的时间谁知道啊,说难听点,万一自己或者父母突然生病住院了怎么办?上哪找钱去?老王也看出来老周的犹豫,下狠心决定按每个月2000块的利息找老周借那10万块。
看出没?正常情况下,期限越长,利率自然也就会越高,这个就叫期限的风险报酬率。
这个在现实环境中也有很多的体现,比如目前市面上3年期的国债利率是3.8%,而5年期的国债利率为3.97%,企业发行的债券利率也是这个规律,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利率倒挂确实是市场经济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现象,据统计,在美国过去的40年时间里,也只发生了4次利率倒挂现象,都是发生在美国遭遇危机的几次历史大事件背景下。比如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当时美国2年期的国债利率比美国10年期的国债利率要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利率倒挂(也称收益率曲线倒挂Inverted Yield Curve)是指利率期限结构(yield curve or term structure)中出现长期利率水平低于中短期利率水平的现象。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在正常的市场中,由于人们偏好中短期流动性的资金,因此中短期利率水平会低于长期利率水平。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出现了长期利率水平低于中短期的情况,并且这种现象持续存在,也被称为“格林斯潘长期利率之谜”问题。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人们预期长期经济疲软,央行会维持低利率政策,因此长期利率更低;而中短期危机局面中,资金紧张,流动性紧张,引发中短期利率上升,出现利率倒挂的情况。
发生市场利率倒挂时,金融机构就不会去购买央票,央行也就无法通过央票实现回收资金的目的,势必采取其它手段回收资金,比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
利率倒挂”是指出现长期利率水平低于中短期利率水平的现象。正常情况下,期限越长的债券,收益率应该越高;期限越短,收益率应该越低。这就好比在银行存钱时,10年定期比2年定期收益高,但现在却出现了10年期利率比2年期利率要低的情况。 那利率倒挂对后续的影响如何呢?
首先在倒挂阶段,VIX恐慌指数通常都会明显攀升,可能加剧市场波动。其次对于美股市场而言,并不一定会立即出现熊市,而是先维持原来的趋势一段时间后,经济衰退才开始往下掉。估值方面,一般都维持收缩或持平状态,难以再大幅扩张。新兴市场与利率倒挂无固定关系,除非美股大跌导致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收缩的话,会造成一定扰动。板块方面,从历史经验看,收益率曲线倒挂后,初期金融领先,中后期周期性板块较好,但下游消费整体都表现不佳。
并且,整个市场避险情绪会攀升,资金通常会转向避险性资产,比如:黄金,并以高评级的债券,比如:美国投资等级债、美国公债等
存款利率倒挂,钱不能长期存银行了?我们怎么办
对大多数人来说,银行存款应该是每个人最早接触到的理财方式,也是最为人熟知的理财方式之一。通常来说,去银行存钱,期限越长,利率也会越高。不过近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的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产品出现了利率“倒挂”现象。
所谓“倒挂”意思是短期限的存款利率比长期限的存款利率高。
比如:
中行3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为3.15%,5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则为2.75%。
建行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2.75%,但3年期定存达到5万元可上浮至3.15%。
工行50元起存的3年期定期整存整取利率最高可至3.15%,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最高为2.75%。
存款5年利率反而不如存款3年,大额存单收益率持续下滑,部分银行产品利率已经与同期限定存持平。
一定要跟银行反向操作。
银行的目的是赚你的钱。赚存贷息差,管理好风险。
你缺钱的时候银行不想让你贷款,你不缺钱的时候银行拼命想让你贷款。你想想为啥。
俗语讲,银行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银行是富人的典当行,典当行是穷人的银行。
所以,银行不想让你存钱的时候,就是没有富人贷款投资的时候,就开始忽悠穷人贷款投资。老百姓应该怎么做,你应该知道了。
利率倒挂的深层次原因
利率倒挂深层次原因是既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受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从内因看,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行为。2013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行业自律形式规定存款上浮区间,约束存款利率浮动。
长短利率倒挂是什么意思
长短利率倒挂是指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情况,这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反的。在正常情况下,投资者希望能够获得较高的回报,因此长期投资的回报率应该比短期投资的回报要高。
但是当出现长短利率倒挂的情况时,市场普遍认为经济前景不乐观,投资者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持谨慎态度,因此会选择短期的投资或借贷,导致长期借贷需求降低,进而导致长期利率降低。
另外,倒挂还可能反映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的失衡。长短利率倒挂对金融市场和企业的融资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需要密切关注。
长短利率倒挂是指短期借款利率高于长期借款利率的现象。一般情况下,由于长期风险更高,长期借款利率应该高于短期借款利率,这被称为正常的利率曲线。但是,当经济不景气、货币政策紧缩或投资者信心不足时,长短期利率倒挂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下,短期借款更受欢迎,因为风险更低。而长期借款不受欢迎,因为它们可能更难获得融资和更有风险。长短利率倒挂常常被认为是预测即将到来的经济萧条的重要信号之一,也被视为经济衰退的先兆。因此,该现象被广泛关注,并被视为金融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的指标。
再贴现利率倒挂是什么意思?解释得靠谱点不要贴很长的答案
再贴现利率倒挂指的是,商业汇票直贴利率低于再贴现利率。
曾有规定,票据直贴利率要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浮动。
在贷款风险大的时候,或者贷款不好放的情况下,因为银行承兑汇票风险较小,容易操作,这就成了商业银行的一块大业务。
尤其当他们流动性充裕的时候,他们对直贴需求大,即使直贴利率低于再贴现利率,他们也不会在意,因为他们不需要做再贴现业务去央行获得资金。
银行存款利息倒挂有什么影响
所谓存款利率倒挂,主要是指期限较长的存款利率与期限较短的存款利率持平或更低。从目前市场情况看,主要指5年期存款利率低于3年期存款利率,或与3年期存款利率持平。
发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既有银行自身的原因,也受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与作用。
从内因看,这是银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主动行为。2013年9月份,中国人民银行推动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以行业自律形式规定存款上浮区间,约束存款利率浮动。2015年10月份,央行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在形式上取消了利率管制,金融机构可与存款人协商确定存款实际利率,参考基准是存款基准利率。事实上,自2014年11月份起,央行不再公布人民币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因此,银行对5年期存款定价更为市场化,更多从自身负债能力和负债结构方面去考虑。
存款利率倒挂现象反映了银行对利率走势的研判,即从中长期看,存款利率呈现下降趋势,银行主动减少吸收中长期存款。值得一提的是,5年期存款在银行存款中占比低,利率倒挂对银行存款规模稳定的实际影响有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