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1月份CPI同比上涨5.4% 环比上涨1.4%,有什么影响
1月份CPI数据破5,通胀数据走高的背后离不开物价的助推,尤其是食品价格,此前的肉类价格上涨带动CPI走高,虽然当前价格已经稳定,但是依旧高位。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春节,另一方面是突发的疫情,助推价格新高,带动食品价格上涨,肉类,蔬菜,米面油随之上涨。众所周知,春节是一个消费大节,食品的需求量猛增,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势必引发价格上涨。其次随之而来的疫情,大家积极响应号召,减少外出,避免积极性传染,同时多地高速封路,对物流造成一定影响,物价水平也随之提高。
就目前来看,物价水平总体稳定,略高于以往,但是尚在可接受范围,这种情况可能还会持续一段,2月份的CPI可能持续破5,甚至更高,但是随之就会慢慢缓解。通胀走高背后,类滞胀现象更加明显,购买力也会随之下降。后期央行可能会出台更多政策,来维持经济平稳运转,增加货币市场投放,保持流动性,降低贷款成本成为首当其冲的任务,后续本月LPR同期利率应该会下调,甚至会降息。
我是Roseview财经,更多问题敬请关注,欢迎一起交流讨论,希望对您有帮助。
通胀的上涨无疑会在未来的货币政策调整空间产生挤压,但实际上我不认为这次的cpI上涨会持续,很可能1月份的PI就已经达到了年内最高的数字,以后会逐渐回落。
首先必须要说,这一次非偏爱数字上涨,主要的动力来自于食品,但是与往年同期的食品价格相比,可以发现这一次食品价格国家层面控制的还是比较好的,价格上涨基本与春节期间价格平均上涨的幅度近似,可以说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食品价格上涨几乎没有体现。
当然公共卫生事件也带来了其他方面的影响,比如说在非食品价格方面,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价格提升,就要远超过春节因素的提升。过时间的影响会在未来一两个月之内消散,因此不认为cpI还会持续提高。
另一方面cpI的上涨当中也有积极的因素,比如说我们看到ppi就实现了持续的上涨,这是在国家财政和货币双重刺激下应有的上涨幅度,不过受到了卫生事件的影响,未来这样0.1%的上涨幅度可能会被很快抹去,但是经济的触底反弹态势还是明显的,应该会在未来两个月以内出现反弹。
总的来说1月份cpI,虽然高企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支撑会有一定的空间挤压,但总体来说这样的cpI上涨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并不大,主要还是季节性因素,在未来可以看到持续下滑的态势。
生活费指数上涨20% 则现在的一元钱只值原来的0.83元,为什么
假设以前生活费100,上涨20%,则现在是120,120/100=1.2的意思是以前的1元是现在1.2元,100/120=0.83的意思就是现在的1元是以前的0.83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