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48亿元布局影响如何
- 苏宁48亿元收购家乐福80%的股份?你觉得便宜吗?传统零售业怎么这么惨
- 男朋友的公司,给了百分之八十的股权,这样好吗
- 公司的事情大股东占80%的股份,他一个人说了算吗
- 如何看待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呢?这背后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苏宁易购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48亿元布局影响如何
最近苏宁宣布其旗下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斥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至此家乐福中国实际控股人变为苏宁。
其实近几年苏宁一直在布局线上线下,除去其大本营苏宁电器外,像苏宁小店、红孩子、苏宁广场、苏宁云等等都是最近几年布局的,这次收购家乐福的中国业务也是其布局线下的一部分,这样也就逐步覆盖了全业态。
其实反观近些年中国的零售业,大部分都与互联网巨头阿里、腾讯融合了,而家乐福近些年却一直没有什么实质的动作。
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目前已在中国开设210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拥有约3000万名会员,但近几年盈利却一直在亏损,苏宁此次收购能不能成功整合,拭目以待。
第一,有利于苏宁易购拓展日用品为主的超市业务,增加苏宁易购业务板块。
第二,家乐福超市作为比较成熟的线下平台,这几年受到线上平台的强大竞争,不改变经营模式,经营前景不容乐观。
第三,苏宁易购拥有比较丰富的线下模式走向线上线下模式的经验,苏宁易购入住中国家乐福,有利于家乐福走向线下线上模式。
因此,看好苏宁易购并购家乐福中国的前景。
苏宁48亿元收购家乐福80%的股份?你觉得便宜吗?传统零售业怎么这么惨
从笔者的提问可以看出,似乎为家乐福感到有些可惜,也许这也是很多人的想法,为什么做实业 的现在处于这样一种囧境。
还记得阿里巴巴收购大润发的时候,大润发的创始人被资本无情的清理出局,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战胜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对,这就是答案。
据数据显示,家乐福2018年中国营业收入近300亿元,而由于无法查看家乐福的财务数据,我们就拿永辉超市来举例分析:永辉超市2018年营业收入为700亿,毛利润为22%,净利润为1.41%(9.8亿),那么家乐福的赢利水平也就在4亿左右X80%=3亿。也就是说,苏宁48亿的投资,换回来的也就是年3亿的投资回报,年回报率不足7%,而且家乐福既然愿意把家乐福中国80%股份转让给苏宁,也许情况更糟,所以综上所述,这笔买卖并不便宜。(当然,苏宁看中的也不是这个)
时代在变化,商业模式在改变。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家乐福1995进入中国,2018营收300亿,用时23年;
京东成立于1998年,2018营收4620亿,用时20年;
阿里巴巴成立于1999年,2018营收2503亿,用时19年;
对苏宁易购来说价格是合理的:
家乐福中国市占率已由2017年的3.3%降至2.9%,导致2018年家乐福中国营收同比下滑7.7%至300亿元,净亏损5.8亿元。本次收购PS约为0.2倍,估值略低于人人乐的0.29倍、中百集团0.32倍,较为合理。
收购家乐福,推动苏宁快销品类布局:2018年,苏宁易购主力品类为电子设备,家电3C品类合计占据营收约95%的份额。2019年以来,苏宁易购收购万达百货开拓快销供应链,线上流量向百货品类倾斜。据亿邦动力网,618期间,苏宁大快消订单量同比增长245%,推动全渠道订单量增长133%。对于苏宁易购,本次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权,(1)能够在万达百货之外,为苏宁贡献快销品类供应链资源,推动苏宁易购消费品类从家电3C向复购率更高的日用快消品扩张,有望强化消费者购物粘性;(2)家乐福中国目前拥有约3000万会员,约为苏宁易购4.22亿会员的7%,门店布局51个大中型城市,有望增加苏宁易购平台触点,增加会员数量;(3)家乐福中国2018年实现营收近300亿元,约为苏宁易购应收的12%,并表将推升苏宁营收增速。
对传统的店面经营方式也不能说是惨,只不过是经营模式需要创新,对于家乐福中国,收购后有望嫁接苏宁线上渠道,布局全渠道销售,或将逐步提升家乐福坪效,推动利润回暖。
男朋友的公司,给了百分之八十的股权,这样好吗
简答。
你男友真的太狠了。
先说借款公司,这个问题。国家现在是命令叫停的业务,竟然他还要做。然后经营不下去了,四处借钱接续做,没地方借了,让你抵押房子,在继续。
我看他是病急了乱投医了,拆东墙补西墙,假如我说的没错的话,他的债主在问他催款,他没钱,又害怕以后一系列问题,所以才兵行险招问你借钱。
百分之八十股份没问题,问题在于,这股份值几个钱?
假如他公司破产了,请问你这百分之八十的股份,是不是还要承担百分之八十的债务?就算不是。你的股份也是垃圾,一文不值。
你说你男人狠不?不光每天上你床,还把你的房也惦记上了,好玩不?
还有你,几天睡不着,逗不?你觉得这样的馅饼假如有,还能轮到你?一家空壳公司?逗比年年都是啊!
你不懂操作运营,你男朋友给你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就等于给你一个你给他投资的定心丸,如果他投资成功了,你和他结婚你的财产也是他的。
如果成功后你不和他结婚,你是公司的大股东,但是实际操作运营是你男朋友,你只是框架而已离开男朋友你不能把公司正常地操作运营。
如果你男朋友投资失败了,你不但没有房子住,有可能公司会欠一身债务都会找你要。因为你男朋友只是船手,你是船长。到时候你和男朋友会有经济纠纷。
投资有风险,赚钱快,亏钱也快。
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对于一个自己都不懂的东西给你百分百又能如何,没有他等于你什么都没有,这也就相当于把你给套牢了。没有什么好不好只有愿意不愿意,若是自己相信对方那么也不是不可以共同面对。要是自己不相信他那么就不要去想太多直接拒绝就好,要知道你们仅仅只是男女朋友并没有义务承担他所面临困境,帮与不帮都没错。大家都是成年人毕竟路是他之前自己选择的,有这样的结果也需要他自己去面对承担才是。俗话说有多大能耐干多大的事情,贷款去做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懂得知难而退,从头开始也未尝不可,不要明知道是无底洞还抱着翻身的梦想拼命砸钱,这样只会越来越迷失自我。至于帮与不帮都取决于你自己如何看待。自己好好去考虑没必要想太多,有没有股权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值不值得信任!
这种算是股权质押,不是上市公司,没有固定资产的公司,所以股权并不值什么钱!如果你男朋友是正儿八经的经营企业,那你就要了解资金动向,所以你获得财务管理权!怎么说呢,明面看并没有什么坑,最大的坑就之前的资金借贷问题!
个人不想谈你们公司是否能盈利,但就你做的这件事上来看,你太幼稚了,也太愚蠢了!
恋爱得有底线,知道吗? 金钱的底线不是随便能逾越的!
此外,对于久经商场的我来讲,真没看出你这个有什么前途,你以为好的东西就有很大市场?人性有考虑进去吗? 人们接受的程度有考虑进去吗? 同类能替代的竞争的产品有考虑进去吗?推销所用的时间成本有考虑进去吗? 能赢的过销售同类竞争商品的人他们的营销手段吗?
你和他都太稚嫩了!如果让我来做,我碰都不会碰,直接过掉!如果你不信,可以试试看你的结局!
高回报,高风险
公司做成了,你有百分之八十的股权,还收回了股本,等于空手套白狼
公司完蛋了,你的房子没了,钱也没了,貌似你男友除了白费力气,钱财方面没损失
自己看着办吧
公司的事情大股东占80%的股份,他一个人说了算吗
1、股份制企业大股东和法人都直接行使话语权。股份公司有事情要表决就由股东大会投票,投股权比例计票占多数通过;
2、平常日常经营事项法人说了算,股东大会公司章程规定了法人的权限的.在他的权限内他说了算。股东如果对法人的经营管理不满,可以召集召开股东大会罢免法人。
3、股份公司有事情要表决就由股东大会投票,投股权比例计票,占多数通过,不是谁一人说了算的,当然一个持股超过百分之50就一人说了算。
如何看待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呢?这背后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苏宁方面表示,家乐福中国庞大的线下场景资源,能够进一步完善苏宁全场景业态布局。苏宁易购将通过输出智慧零售场景塑造能力,与线上超市频道打通,实现O2O数字化经营。在商品品类方面,此次收购一方面能够实现苏宁易购大快消类目的跨越式发展,产品品类将得到极大的丰富,有效提升全品类经营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苏宁易购强化快消领域的自有品牌研发能力、市场推广能力以及食品质量控制能力,推动供应链赋能。
在会员生态方面,家乐福中国拥有会员数量达到3000万。家乐福中国用户高频消费的特性,与苏宁现有电器、3C产品的消费特性形成有效互补,在苏宁易购既有的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强化关联推荐、关联消费,增强用户活跃度,提高用户粘性,从而提升用户价值。
在供应链及仓储能力方面,家乐福中国拥有6个大型配送中心,覆盖全国51个城市,对鲜食、便利商品和常保商品的仓储运输管理有丰富经验。本次收购完成后,双方将在仓储、物流、人员等方面不断优化与共享,进一步补足苏宁大快消品类的物流仓储和配送能力。家乐福中国现有的大型配送中心、现有门店均可作为苏宁最后一公里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网络,在有效满足用户的即时配送需求同时还能有助于成本的控制。
然而对于零售业者而言,最关心的还是家乐福中国业务的控股权一旦被苏宁拿下,那么未来家乐福门店在整合中是否会被翻牌?是否意味着家乐福在未来会淡出中国市场?
“一旦失去控股权,家乐福未来的经营话语权和品牌运营会如何变化就很难说了。毕竟控股方是最具有话语权的。此前华润系并购TESCO后,TESCO基本等于淡出了中国市场,大量的门店也翻牌为华润系的品牌。所以未来家乐福门店或许也会面临翻牌的可能。而经营权和一系列的运营自主权、后台管理体系等双方如何融合也是个问题。现在还仅仅是个开始,未来双方整合究竟会如何,还需拭目以待。
家乐福被收购是这个商业时代变迁的缩影。外资商超在上世纪末期进入中国和本世纪前10年来讲,都是每个城市的香饽饽,比如卖房子的,会说家乐福入驻,沃尔玛入驻,一般对他楼盘销售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当然现在也会有这样的噱头,但是就怕再大的楼盘在旁边,商超如果不努力,也有可能变成便利店,甚至关门走路,家乐福被收购就是这个背景。
纯粹的线下购物场景已经够不着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苏宁来了,苏宁从家电连锁,这两年疯狂的下拉线下商超,前面收购万达百货,这又控股家乐福,野心很足,家乐福卖的很便宜,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时代变迁,打败你的不是你的传统对手,而可能是天上的那朵云。
苏宁电商业务和京东阿里比起来不是同一个档次,但是在所谓新零售的背景下,优质线下卖场成为电商巨头的收购目标,所以苏宁要想突围,必须大规模的走在前面,苏宁小店,万达百货,现在家乐福,版图日益丰满,但是要整好这些新加入的效率可能低下的重资产项目,对苏宁来讲是挑战。
苏宁刚把投资阿里赚的100多亿人民币花光,这个战略从现在看是非常有意义和野心的,但是事在人为,结局我们拭目以待。
大部分人都只看到了家乐福公开的数字方面,在五六年前曾经有国有企业出价300亿,家乐福觉得太便宜了没卖,今天以48亿成交,大部分人都觉得太便宜了,但是交易双方都觉得很划算,是双赢的结果,导致家乐福低价出售的原因是多种的,有市场变化的原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人的问题,如果说家乐福是被自己人搞垮的一点不为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机构臃肿,人力,办公成本巨大,特别是总部和各分部的成本占到了公司总成本的一半,2,人浮于事,机构臃肿导致官多兵少,决策缓慢,观望的多,干活的少,决策反应链巨长,3,中高层管理人员拉帮结派,山头主义严重,不站队很难生存,4,人事管理混乱,买官卖官盛行,处长,店长,区长,总监等明码标价,反而靠真本事很难升迁,5,贪腐极其严重,从基础员工到课长,处长,店长,区长,采购负责人,层层贪腐,直至中国区的几位副总,无论是中国人,法国人都有自己的挣钱方式和目标,下一级向上一级进贡是普遍现象,各级领导公开向下级下达收受贿赂指标也是普遍现象;这些在家乐福是公开的秘密。
如果苏宁接手后不做大规模的人事调整,任由这些现象发展,恐怕对苏宁来说就是灾难的开始。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业务,不愿意承担责任,都在保护自己的利益,在中国国内的零售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尝试改革,即使是做一些尝试也是在作秀,应付一下上一级领导,家乐福总部也清楚中国区的乱象,但是很难做出有效果的调整,这种情况下卖掉是唯一的选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