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腾讯阿里美团快手蒸发8万亿,到底发生了什么?
8月19日 香港股市开盘后,就一蹶不振 ,香港的恒生指数跌了2%,恒生科技指数大跌近3%。
股市的重灾区 互联网巨头们更是惨不忍睹,快手、阿里、腾讯 分别下跌7%、5.54% 、3.44%,
美团 蒸发了 1.58万亿港元
从今年2月份开始到现在 美团已经下跌了 55.59%(1.58亿 港元)
腾讯蒸发了 3.38万亿港元
从今年2月份开始到现在,腾讯是累计下跌了45.5% (3.38万亿港元),
阿里巴巴 蒸发3.21万亿港元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到现在,阿里巴巴是累计下跌了47.6% (3.21万亿港元),
快手 蒸发1.47万亿港元
快手股价累计下跌84%,市值蒸发近1.47万亿港元。
相信大家注意一下几件事 获取你就会明白:
1、2020.12.11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重新定义《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
2、2021.4.26 国家总监局 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的涉嫌垄断立案调查。
3、2021.7.26 国家市场总局、网信办联合印发了 《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 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
表面上是对巨头的垄断进行惩罚,但是本质是对目前经济进行了重新划分
最近这几年 线下 经济本来就很艰难了,再加上疫情,假如说线下都不行了,那就业没了、消费没了,那线上就是一个空壳,互联网企业还能活多久?
国家现在就是重新分蛋糕!!!
所以结合上面就不难看出,国家在让利,任何独享暴利的行业和生意都很难做下去了,让国家经济生态系统稳定发展。。。
一是正常的市场波动,腾讯,阿里美团,快手还有其他公司最近两年涨幅巨大,很多资金获利了结,很多中概股都出现同样的情况。
二是国家对这些寡头公司监管增强,反垄断调查等,让这些公司的想象空间变小,人们的预期下降,导致股价下跌。
三是,不管这些公司股价如何波动,都不会动摇公司在各自领域的霸主地位
万亿美团杀向阿里腹地,迈进实物电商平台,这一仗阿里该如何打?
在实物电商领域,阿里的竞争对手是拼多多,字节跳动(头条和抖音)。
拼多多,利用社交关系和数据算法,建立去中心化的流量模式。
头条,抖音,快手,利用算法推荐,精准匹配目标顾客,实现去中心化的电商模式。
电商领域,经过过去十余年的发展,如今的天猫和京东,已经进入的流量瓶颈期。线上流量正面临成本越来越高,商家有流量没利润的尴尬局面。
因此,阿里早在三年前,就开始推出新零售模式,其变化是将线上流量与线下门店打通,将原来线下零售与线上电商二元对立的模式,变为线下门店和流量与线上门店与流量融合。
美团过去几年,通过建立起200万人的骑手团队和即时配送能力,在外卖领域建立起垄断地位,成为生活服务电商的霸主。今天美团进入的所谓实物电商,本质看并不是传统电商模式,而是将生活服务电商的范围,扩大到更多生活服务领域,如便利店,菜场,药店等,扩展到更多即时配送商品。
所以说,对美团涉足的新领域,我们不能用传统的实物与非实物来进行粗线条的划分,而是在细分场景上的扩展边界,才能准确理解美团正在进化的方向。
随着竞争的加深,市场的进化,行业间巨头的竞争,已经进入到更多的细分市场。这些细分市场,原本是一些新入的创业公司的领域,如两鲜网,每日优先,叮咚买菜,而今天,当巨头公司面临发展瓶颈时,他们也开始主动进入更小的细分市场。
这对于创新而言,并不是好事,会提高创新创业的门槛。但是市场总是会按照这样的规律发展,大企业有大企业的优势,但也有大企业的束缚,所以创新者始终有机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阿里美团外卖大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